旅行 X 文化 X 教育
有多久沒好好看看家鄉的樣子呢?跟著孩子來一趟在地之旅吧~
在地方文化教育的工作裡,除了帶學生走讀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作法?過去三個月我們與竹南高中的地理老師合作,給孩子不同於走走聽聽的課程,而是實際把孩子當成遊客,帶領他們來趟番社小旅行,以輕鬆的說故事及手作活動,讓學生體驗地方旅行的樣貌,讓學生們觀察,台灣現在最流行的地方深度小旅會包含哪些元素呢?
從一個具地方文化代表性的場域 #陳家古厝 開始,由建築本身看地方的發展史,接著從番社聚落的地圖展開族群生活的脈絡,地名的由來、小巷為什麼這麼小?房子建材有何不同?產業是什麼?一連串的問題拼湊成旅行中的謎題,搜尋著地方的故事,用雙眼雙腳紀錄軌跡,讓學生繞著圈想像自己的旅行地圖。
接著帶領學生進入產業的時光迴廊中,在我們精心抽取產業的工藝精髓之後,想像在金銀紙製造業的家庭工廠,成為案前的工人,在金黃色紙張上,一張張進行剪裁、上色、蓋印…等流程,體會這養活許多在地家庭的傳統手工,其實來自紙工藝文化的傳承。






三仙祈福手抄紙卡片製作
鄰居阿伯家的金紙廢料,加上收集不同顏色種類的廢紙,經過分類、泡水、打漿、抄紙、晾乾…等步驟,手工製作出一張張美麗的手抄紙,帶著學生依循傳統步驟,將紙張裁成需要的尺寸,刷上金漆、再印上全新設計的三仙圖樣,一張三仙祈福卡片就完成了。
紙張除了承載文字之外,也擔負著焚燒之後將訊息傳達到另一個空間的載體,紙張的原料來自於植物纖維,觸摸起來自然溫潤,紙上傳情、紙上傳遞知識、紙張傳遞財富…原來,紙張被人類賦予著如此重大的任務,中港的金紙工藝,在手抄紙祈福卡的製作過程中,再度撫慰人心。









謝謝番社志工團支援, 250人教學活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