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

新聞稿 中港撿桌藝術特展

睽違16年 中港普渡盛事「撿桌」復刻重現

三屆撿桌冠軍重出江湖 再現食物創作藝術

五種複合媒材製成食物、造型組合 真假供品難辨?

/

中港最有看頭的年度盛事,消失多年的中元普渡盛宴,就在2022年復刻回歸!為了重現中港普渡撿桌的經典畫面,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特地在普渡之前舉辦中港撿桌藝術特展,邀請到連續三年撿桌冠軍的在地藝術家,蕭政德老師親自操刀,重現當年撿桌風采,除此之外,更安排了五位在地手作職人以輕黏土、紙捲、羊毛氈、拼布、蠟燭等複合媒材製作撿桌菜色,為傳統擺桌藝術加入新意!

「撿桌」其實就是中港人的普渡。台語「撿」又做「抾」 khioh收拾、整理的意思。「抾桌」就是拜拜時把桌上的供品撿(抾)整齊、撿漂亮,為了展現獻貢者的誠意,中港的「撿桌」儼然成為一個擺盤設計的競技場,大家使出渾身解數打造出最美最華麗的食物裝飾創意。

中港撿桌

資深在地藝術家睽違16年再現撿桌藝術

撿桌一直都是中港媽祖宮的大事,每家每戶都使出渾身解數的展現誠意,於是在民國93年的普渡,中港地方人士們一同策畫,將撿桌這場民俗盛事加入了「藝術競賽」的元素,舉辦撿桌競賽,94、95年更加入了攝影比賽,增添地方盛事的可看性與知名度。闊別16年,此次重出江湖的蕭政德老師是連三屆撿桌比賽的冠軍,為地方貢獻良多的藝術家蕭老師作品創意十足,利用食材特性展現出作品的特殊紋理或質地,滿桌的供品有著傳統的意涵,巨型的主題角色更展現出強大的結構藝術技巧。

複合媒材造食以假亂真 撿桌藝術創新意

除了撿桌高手的作品之外,協會邀請五位在地手作職人利用擅長的媒材做出以假亂真的祭祀供品,由輕黏土老師徐淑芬、紙捲老師翁杏華、羊毛氈老師張秀蓮、蠟燭老師賴鈺雯、拼布老師張筱萍等,製作出顏色繽紛、造型精緻的和菓子拼盤、日式炸蝦、脆皮炸雞腿、沁涼入脾的的生啤酒、誠意滿滿的鮮果籃、澎湃的粽串、米粉貴賓、還有豬公小籠包…一桌子的供品全都是複合媒材製作的,似真似假讓人分不清哪些是食物、哪些是創作,絕對是一場融合文化習俗與創新手作的精彩視覺饗宴。

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去年出版的山海集地方人文誌特別採訪了地方耆老關於撿桌的典故與特色,志工團透過照片嚮往過去撿桌的風華,期望著有一天能重現撿桌盛事,保留地方文化深厚的底蘊,如今這場中港撿桌藝術特展即是呼應對地方文化的重視與傳承。

中港撿桌藝術特展在8月5日上午10點隆重開展,展出地點在竹南鎮上八十年老宅三合院番社30號舉辦,現場展出蕭老師的供品藝術撿桌以及複合媒材創意撿桌,加上搜羅了過去撿桌藝術展的精彩照片,讓大家透過實體供桌以及影像回味當時中港撿桌的盛況。展期為8月5日到8月31日,每週三~日上午9:30到下午4:30,週末期間將有志工在現場定時導覽,8月13~14日還有古厝小市集,在古色古香的紅磚屋裡重現中港撿桌風采,重現地方文化底蘊,歡迎對地方文化、手作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前來觀展。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